2025-05-14 13:26:59 百科 5478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中华商标协会发布《知名商标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稳步调涨 有利于让劳动者普遍受益
北交所宣布设立一周年:11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000亿元 多维度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金观平:稳定的预期是经济发展的“硬通货”
宿州市工商联五届四次执委会议召开
海关总署: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长10.7% 外贸开局平稳
奥联电子深陷“打假门” 杭州众能光电曝“钙钛矿大神”履历失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春运第4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144万人次
爱看评论,爱比价格 这代年轻人购物有个性
A股三大指数午后走势分化 创业板指涨1.03%
中国经济承压前行稳中有进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
两万亿元税惠红包释放积极成效
基金行业现“李鬼” 一日三家基金公司紧急公告
收评:沪指午后拉升涨1.46%收复3200点,旅游、酒店板块爆发,券商、酿酒等板块走强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京开幕
国家邮政局:1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达1271.1亿元
北交所宣布设立一周年:11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000亿元 多维度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金观平:股市稳健运行具有多重支撑
消息称微软计划裁员3%约6000人 是否涉及游戏部门未知
哪些城市居民存款较多?北京上海住户存款余额均超4万亿元
六部门狠打骗取留抵退税行为 专家:守护依法经营市场主体的资金活水
哪些城市居民存款较多?北京上海住户存款余额均超4万亿元